MBA评论:《战狼2》——有种人生叫:厚积薄发,大器晚成 | |
【赛科教育】“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东西。你专注什么,就会得到什么。”——爱默生 01 现在最火的电影,无疑是《战狼2》。 一周拿下20亿票房, 预测票房最终将超过40亿。 这将创下中国影史的多项纪录。 我们万万没想到, 创下这个记录的不是导演张艺谋、姜文、冯小刚, 而是一个才学导演没几年的吴京。 我们万万没想到, 创下这个记录的不是武打巨星成龙、李连杰、甄子丹, 而是一直半红不紫的吴京。 所以,对此总想说点什么。 说点什么呢? 就说说“死磕精神”吧。 吴京,导演、演员 长江商学院EMBA28期学员 02 吴京特喜欢死磕。 他是看成龙、李连杰电影长大的。 所以,从小就想成为功夫巨星。 有了目标,就死磕武术。 14岁那年,练武受伤,下肢瘫痪。 医生说:“你这辈子可能要在床上度过了。” 他不甘,死磕康复, 天天躺床上锻炼,最后竟奇迹般康复。 出院之后,继续死磕武术, 六年内,拿下一系列全国武术冠军。 21岁那年,他开始进军影坛, 出演了平生第一部电影《功夫小子闯情关》。 接下来十年里,又拍了多部电影, 在演艺圈慢慢有了一些知名度。 名气虽不算大,但也不算小, 足以令很多功夫小子羡慕了。 但吴京心里却不甘:“每个动作演员都想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。” 于是31岁那年他去了香港, 到了香港,一切从头做起。 好不容易得到《杀破狼》客串机会, 他扮演杀手阿杰,只有一句对白。 为拍好那45秒打戏,他死磕。 甄子丹为此打断了四根木棍, 根根都打在吴京的手臂上。 那场打戏,最终成为功夫经典。 随后几年,他又接拍了多部电影, 虽然也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等提名, 但他始终无法像成龙、李连杰、甄子丹一样, 开创属于自己的动作片时代。 导演们说:“你缺少自己的特点。” 吴京问自己:“如果没人能帮你打造这样的时代,那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个,把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?” 他想了很久,决定死磕: “我回内地,自己当导演。” 03 回到内地,准备六年后, 他决定拍摄《战狼》。 为了演好特种兵,他进了军营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《真正男子汉》, 如果你看过最后的特种兵训练, 就知道吴京度过了怎样的一段日子。 他是一个刚入行的导演, 投资方不愿多出钱,怕亏。 吴京为拍好电影,把房子抵押了。 很多朋友劝他: “将就将就得了。” “你那些钱都是用血换来的,你傻啊。” 但吴京死磕:“我就想做好电影。” 于是,这才有了票房不俗的《战狼》。 有了做导演的经验后, 吴京“野心”膨胀了:我要做一部属于我的电影。 《战狼2》一开始拍摄就极不顺利: 投资方要求:“得用一批小鲜肉,这样才有流量。” 吴京回答:“我只选对的人。” 投资方要求:“不行,得用小鲜肉。” 吴京死磕:“你可以撤资。” 最后,投资方妥协了。 正要开机,女主角不来了:“要我来可以,加钱。” 吴京说:“我要钱把花在武器装备和取景上。” 女主角说:“反正加钱我才来。” 吴京毫不妥协:“不来就算了。” 于是,他换了女主角。 为拍好电影,死磕的吴京差点数次丧命。 第一个镜头,他就差点死掉。 为拍好水中打戏,他需要身背铅块, 不断重拍的他,实在是太累了, “背着铅块急速下沉,眼前都灰了。” 幸好救生员及时赶到,他才幸免于难。 然后打断手指、炸伤眼睛、弄折鼻子、开花脑袋,全身缝了100多针…… 吴京说:“我就是要让观众看到诚意。” 于是,我们终于看到了劲爆的《战狼2》。 属于吴京的时代,就这样来了。 04 这个时代,最缺死磕精神。 无论做什么事情, 只要一遇到挫折和困难, 我们就喜欢说一句:“算球了。” “好麻烦,算球了。” “搞不过别人,算球了。” “太特么难了,算球了。” 于是,这个事情真的就算球了。 前段时间,几个同学一起喝茶。 无意间说起了减肥这个话题。 陈鹏便开始介绍他的减肥经验, 说了20分钟后,吴军一句话打断他: “其实减肥核心就六字:管住嘴,迈开腿。” 他这六个字,比陈鹏那20分钟长篇大论精准得多。 吴军就是这样一个人,知识渊博。 论讲道理,同学中鲜有匹敌者。 但这么一个知晓各种道理的人,却是同学中活得最狼狈的。 他这半辈子,做啥啥不顺,干嘛嘛不成。 我们都觉得奇怪:这么聪明的人,为何就是干不成事呢? 2016年最后一天,他在朋友圈发布新年计划:2017年读30本书。 我记得这是他的第五个“30本”计划了。 我这几年瞎忙,读书不多,甚是敬佩他。 元旦,我回老家,顺便到他家去坐了坐。 结果发现,他的书大多连塑料膜都没拆。 我终于知道他为何活得这么狼狈了——他太喜欢妥协。 作家柒柒说过一句话: “一个人真的不能轻易地妥协或将就, 一旦你决定妥协,很快就会溃不成军, 你所在乎的东西,会一样样失去。 你以为是妥协一次、将就一回, 其实却是妥协一世、将就一生。” 05 喜欢爱默生的一句话: “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东西。” 这话什么意思? 按我的理解就四个字:死磕精神。 你满脑子专注什么,就会得到什么。 你满脑子专注什么,就会成为什么。 2016年7月,世界500强公布, 华为飙升99位,震惊世界。 华为到底有多牛逼? 2015年,华为营收2882亿, 腾讯789亿,阿里708亿,百度490亿。 华为比BAT营收总和加起来还多800亿。 1987年,43岁的任正非, 在深圳一个烂棚棚里创建了华为。 他心怀一个梦想——让华为成为全球最有价值通信品牌。 中途,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。 中途,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。 中途,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。 但任正非从不为其所动,他就死磕通信: “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,二十多年来,只知爬呀爬,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,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,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。” 于是,这才有了今天的华为。 如果你好好审视身边,就会发现一个现象——凡是有所成就的人,都是特别善于死磕的人。 “别人不愿意死磕的,让我来偷偷死磕。 别人没耐心修炼的,让我来精心雕琢。” 死磕到底,终于出类拔萃。 06 电影《闻香识女人》的结尾, 有一段可以载入影史的经典演讲: “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,我知道哪条路是对的,毫无例外,我都知道。但我从不走,为什么?因为他妈的太苦了。”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, 都知道通过何种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 但我们最后都怂了,因为他妈的太苦了。 “听过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” 这是电影《后会无期》中的一句台词, 也是无数“我们”的人生写照。 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? 因为缺少吴京的这种死磕精神。 电影《霸王别姬》刚开始时, 小癞子带着小豆子逃出戏班, 小豆子看着名角儿唱戏,羡慕得不得了: “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呢?” 师傅说:“人,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。” 不死磕,无以立。 07 除了死磕,我再说说要想取得成功需要的另一能力——延迟满足能力。 什么是延迟满足能力? 很多年前,斯坦福大学米歇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: 他找来一群四五岁大的孩子, 然后给每个孩子发了一颗棉花糖: “我有事情要出去一会儿, 你们可以马上吃掉糖, 但如果谁能坚持到我回来的时候再吃, 我就再奖励他一颗。” 说完,他就打开门走了。 15分钟过后,他回来一看, 发现三分之二的小孩把糖吃了, 而三分之一的小孩忍住没吃。 很多年以后,米歇尔找到了这群孩子, 结果发现这三分之一的孩子, 拥有更好的学历、健康、事业以及成就。 于是米歇尔提出了“延迟满足”概念:人的命运轨迹是高是低,很大程度上,与你面对“满足”时,能否做出“延迟”有关。 所谓延迟满足,就是要控制住及时行乐的欲望。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、获得更大的享受,可以克制当下的欲望、放弃眼前的诱惑。 延迟满足能力,是一个获得更高成就的人必须要具备的品质。 有大成就的人,都懂得延迟满足自己。
套用陆小墨讲的一个例子, 如果现在王健林开价1亿: “只要你每周读两本书,每天5点起床跑步一小时,然后从7点工作到21点。坚持三年,这1亿就归你。” 你能不能做到? 不用说,一定能。 但如果没人跟你提前敲定这1亿合约, 而是告诉你这样坚持有一天能挣大钱, 你还能坚持下来吗? 不用说,99%的人无法坚持下来, 因为多数人的认知看不到这么远。 因为我们缺乏延迟满足能力。 在这个鼓励“即刻享受”的时代, 一个人要想取得大的成功, 除了要善于死磕, 还取决于你为了达成目的,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延迟自己的“满足”。 09 非常喜欢《杀鹌鹑的少女》的那句话: “当你老了,回顾一生,就会发觉: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,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, 何时选定对象什么时候结婚, 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。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, 眼见风云千樯, 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, 在日记上,相当沉闷和平凡, 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。” 那个最美最灿烂的人生, 其实从你决定死磕目标与延迟满足的那一刻就开始了。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赛科教育官方微信 | |
上一个:MBA提面小组面试想脱颖而出?北大MBA全日制提面告诉你! 下一个: MBA人物俞敏洪:即使没有理想,但有2件事情能做 | |
电话:18066571179/18066571178 地址:西安市长安中路99号华旗国际B座 乘车路线:乘坐地铁2号、地铁3号小寨站下车,C口出乘坐电梯到19楼乘坐公交14、36、215、521、600、603路小寨站下车即可 Copyright © 2002-2021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西安赛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陕ICP备2021015629号 版权所有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353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