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我们聊聊2018写作哪里找素材?(联考MBA/MPA/MPAcc)
1、引言
“先谋后事者昌,先事后谋者亡。”要成其事,必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依据客观实际情况进行周密谋划,决定正确策略。寡谋蛮干,必败无疑。
让我们都来学会运用谋略,把各项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办得更好。
2、事实论据
鸿鹄之志
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,出身贫穷,年轻时在农村当雇工,替人耕田种地。当时他就立志将来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。在一起当雇工的伙伴都笑话他,认为替人耕田种地的下等人,还想干一番大事业,真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——异想天开。陈涉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负,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浅的人所理解,感叹道: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意思是说,小小的燕雀,是不可能知道天鹅的大志的。
后来陈涉终于成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,由他首先发难,将秦王朝推翻了。
鲁迅弃医学文
青年时期鲁迅,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,希望以医救国。在第二学年里,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——细菌学。教学这一门课程时,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。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。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,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,这个人将砍头示众,周围人在看热闹,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。鲁迅深受刺激,心情十分痛苦,他深深感到,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,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,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。最紧要的,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,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。于是,他毅然弃医学文。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、思想家,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。
为了中华之崛起
新学年开始了,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,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:读书是为什么?有的回答:“为家父而读书。”有的回答:“为明礼而读书。”也有人回答:“为光耀门楣而读书。”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:“周恩来,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?”“为了中华之崛起。”周恩来庄重地回答。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,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: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!”
周恩来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。
3、理论论据
立大志,求大智,做大事。
陶行知《佘儿岗自动小学三周年》
志愿愈大,希望愈高,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。
鲁迅《叶永蓁作〈小小十年〉小引》
不怕没有机会,只怕没有志气。
茅盾《少年印刷工》
丈夫四方志,安可辞固穷?
唐·杜甫《前出塞》
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《论语·子罕》
士之所以能立天下之事者,以其有志而已。
宋·朱熹《通鉴室记》
立志无恒,终身无成。
中国谚语
好汉凭志气,好马凭力气。
中国谚语
从小无志,到老无奇。
中国谚语
人不自立,则惟有无耻而已。
康有为《志耻》
穷莫失志,富莫颠狂。
中国谚语
没有决心向宝山掏宝,不会得到宝的。
谢觉哉
青年人第一要有志气。
谢觉哉
为人能立三分志,不怕龙门万丈高。
中国谚语
希望大家在备考中认真细致,最终考入理想院校。同时赛科教育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提前面试课程,另外还有VIP课程班、周末笔试班,数学、逻辑、写作、英语都包括,还有后期的模考串讲与冲刺押题班次以及针对院校的复试班次,如果大家在备考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咨询西安赛科教育(www.mbahuman.com)。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赛科官方微信
![](../upload/editorfiles/2017.5.10_15.28.26_2425.jpg)
|